行业动态

联系方式

教育分期平台

联系人:詹老师
手 机:13242955506
电 话:13242955506
地 址:深圳市南山区梦海大道5033号前海卓越金融中心

普惠政策:“政府免培”的当下与未来

发布时间:2022-10-17 21:36:04人气:426

【市场背景】

 

20192021,国家在“就业行动计划”中投入了1000多亿元,指导各地全力推进职业技能行动,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300多万人次、以工代训3600多万人,为有效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、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 

随着政策的下发到实践,利弊总会出现。政府免培项目一直是对外招标,交给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,而机构为了快速完成指标,在政策还没有严管质量时,“招生凑数”很容易。然而在国情发展下,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“交付质量”的今天,“技能型人才培训”还是要实打实的有点东西!

 

虽然职教机构打着“政府免费培训”的名号,但招生并不容易……

 

【招生困局】

 

1.   主打“政府免培”的噱头,导致报名渠道局限

 

正如大多数失业人员只知道被辞退后,可以领失业金,却不知道主动离职也能领失业金一样,更不知道政府为了帮助失业人群再就业,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帮助。即使有少部分人关注政策,知道有政府免费培训,但了解报名渠道指向政府端口,且流程繁琐复杂,很多人了解后就不了了之。

 

2.“免费的馅饼”更让人谨慎

 

多数培训机构面临着一个怪现象:面对政府花钱的免费培训,并没有多少人买帐,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处境更是尴尬:一方面,他们对于“免费”的噱头很感兴趣;另一方面,他们始终保持怀疑。而政府花费巨资建立的职业教育中心,要么名存实亡,要么就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长时间的不规范,造成“免培”市场乱象,结果就是直接劝退真正想要培训的人。

 

3.“走过场”,让培训效果不佳

 

一些培训机构,以高薪招揽求职者,然后以能力不足、需要培训为由,收取培训费,把招聘变成了招工的手段……更有甚者,个别受培训对象把培训费用一交,根本不参加培训,到期领证了事,使培训工作变成走过场。学员没有真材实料的学到东西,就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,环环相扣的影响,不仅导致大众对培训机构的印象不好,更是直接对“政府免培”项目给予否定……

 

4.培训类目局限,可选择性不高

 

承接政府免培项目的教培机构前身,大多为某服务业工作室,仅少数是专业做职业教育的机构,为了马上完成交付,拿到政府针对性补贴,一般以“面点师”、“推拿师”“护工”、“美容美发”等工种为主,很难适配真正失业人群想象寻求的“新机”。但2-4天的培训交付期才能更快的撬动“财富”,而真正热门培训,耗时长,几乎没有机构考虑,这就导致培训面的局限性,可免费培训的选择面不高。

 

【破局新生】

 

虽说政府免培项目要求越来越严,招生越来越难,但竞争仍然十分激烈,毕竟“背靠大树好乘凉”,同样是招生,“免费”、“低价”等卖点噱头,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培训课程就能碾压的优势!!换句话说——“政府免培”仍然是各大职教培训机构争抢的项目。

 

但机构为了中标,只是更改教学培训方案以保证培训质量交付远远不够,招生问题仍然不能有效解决,甚至升级成为关键问题,其实只要转变思维,逆向招生,不仅能吸引学员完成交付,还能借此推送更多产品或者以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学员,而“专业赋能招生的业务”也将成为该项目的最强外援。

 

【未来趋势】

 

政府免培项目实施多年,从表面上看,是人才政策,但实际上是就业政策。政府要从真正意义上减轻就业压力,将会越来越看重对职教培训机构的质量交付。市场的蛋糕很大,但想要吃到,将不再是流程化完成要求。未来,政府将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加入项目,而企业做职业培训将是未来一大趋势。


诚学信付

 

其实早在职业教育革新前,就有企业培训政府买单的政策出现,但很多企业没做过培训,不知道从何入手,超90%的企业认为:培养成本过高,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的投入,企业压力将会只增不减,而职业教育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。

 

企业做职业培训,是三赢的局面:一赢人才;二赢政府补贴;三赢降本增效。专业和个性化的企业内部培训,作为企业提升员工专业素质或员工福利,不仅降低人力成本,也为人力资源升级提供完美解决方案。而这一切,企业只需要提供培训场地,申请后期补贴相关工作即可,没有专业做培训内容的企业,就算是外包给其他专业公司,也能从中获利。(上诚学信付,业绩涨3成)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