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工作了,但又没工作...”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,其实说的就是实习。作为我们接触实际工作的第一关,它总是有很多难题的。而缺乏经验的我们,不论做了哪些思想准备,在实际工作中,还是有点不够用,不论前人说多少遍,该踩的坑一个都不会少。 下面,我们就来盘一盘那些实习要踩的坑。 职场和学校或者机关单位不同,只做执行的人是走不长远的,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极其有限。 有一些实习生实习期间表现得规规矩矩,工作没出过什么错,但也没有被留下来。 职场中的高报酬很多,机遇也不少,但同样地也对参与者的思考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千万不要觉得只完成领导安排任务就算万事大吉了。说不定你已经被默认为“平庸”员工了,而“平庸”的员工是走不远。 很多同学在和HR面试时,当被问起“你刚进来,可能需要多参与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,可以吗?”时,都给出了信誓旦旦的肯定回答。 但实习时才发现,自己对工作的抱负和热情正一点点地被每天零碎的、没有价值的工作所消磨殆尽,到最后开始不耐烦做一些资料整理、行政内务、会议记录这样的基础工作。 事实上,大公司拥有更广阔的平台、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好的利益,但与此同时,他们也有更多的基本工作。当然,如果他们招聘实习生,他们会给你提供这些有经验的人不愿再做的工作。 换个角度思考。你还会让没有经验的实习生完成基本工作,让有经验的人放手去完成更重要的任务吗 而对于那些相对来说还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小型企业来说,你接触到的工作会更加专业以及更多一些,不会像基础的工作那样枯燥,但平台和背景毕竟没有那么大,对于想要开阔眼界的你来说,收获肯定是不及大公司的。 所以,想要平台就别抱怨工作价值不高,想要经验就别嫌没有广阔空间。 再说了,谁告诉你琐碎的工作不能锻炼人?你是随意地整理材料和记录的会议内容,还是仔细地标记不同的材料以便于阅读,并以有组织、有逻辑的方式记录下来? 很多同学进入公司后,突然就发现自己无法忍受频繁的加班,同时又觉得工作内容与预期不同,而且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并没有那么好处理,甚至还会不认同公司的文化理念,所以想要离考。 其实实习有试错的成分,如果真的有同学这么认为,也不是不可以,离开也是一个选择。 不过,尽管如此各位同学也应该思考一下,是否可以避免这种时间成本的损失。实习前不明确工作内容和企业文化,不认真思考这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你,那么这就是你自己的责任。 HR跟你介绍工作的时候不认真听,公司都为你办好了入职,根据你的加入已经做好了工作规划,然后你说你工作了一周发现不合适说走就要走,往后还有哪家公司愿意要这样的实习生呢? 如果真的发现不合适想离开,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和HR诚恳地沟通,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到最好,和同事做好交接,再谈离开。 其实公司一般对实习生的要求本来就不高,也没指望你能做出多大的成果,但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礼貌一定要有,这是伴随着你整个职业生涯甚至是一生的事,说的再直接一点,说不定你下家公司的HR会联系上家公司了解你的情况,希望到那时你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鲁莽与冲动。 实习生对于工作不够熟悉,出错是难免的,但是在职场,关键场合的容错度几乎为零。 平常的日子里,工作出了问题还能够弥补,但在那些无法重来的关键场合,出错只能说明你准备得不够充分,没有其他的理由。所以在平时,你就要提高自己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,同时重视每一次工作机会。 千万不要抱着自己只是个实习生,出错是没关系的这种心态去工作,实习生的身份不能成为你降低对自己要求的借口。 更重要的是,一定要记得对那些帮你背锅的leader心怀感恩,如果你因为自己的失误出了错,怨不了别人,而那些本不用帮你的人背了锅,一定记得感谢他。 虽说能力是职场最看重的,但是这种能力也没有,情商也没有的实习生,是真的没有公司愿意要的呀。
其实就是因为在工作的时候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些必要的工作。对于工作为什么要这样进行?这样进行的预期和目的是什么?有没有其他解决方式?这些看似普通但却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深入地思考。
你认为这在老板眼里是一样的吗?那些思考如何脚踏实地地做好最好的基础工作的人,早就赢得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更多项目的机会。